找到相关内容4568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帕奥禅师答:何谓禅思?坐禅时须要禅思吗?

    是禅那。禅那可分为两大类,即世间禅那与世间禅那。世间禅那又可分为两种,即止禅禅那与观禅禅那。这是禅那的广义解释。世间禅那能够永远地去除烦恼;世间禅那则只能暂时地去除烦恼。这两种去除烦恼的情况都称为...道智同时生起的禅支能彻底无余地烧毁其余的一切烦恼。这些禅支都是世间禅那。 因此,修行止禅与观禅时都需要运用「禅思」──将心深深地固定于禅修的目标,以期烧毁烦恼。持续如此地修行,达到相当程度时,止行者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何谓禅思?坐禅时须要禅思吗?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08585888876.html
  • 问:佛陀常说五眼,何谓“五眼”?

    就是菩萨之眼,能透澈世间世间的一切法门,广行中道实相义。 何谓佛眼?就是如来之眼,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,能无事不知,无事不见,一切法中,佛眼常照。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0/08372491516.html
  • 切莫误解佛教

      佛法的道理很深,有的人不明白深义,只懂得表面文章。随便听了几个名词,就这么讲那么讲,结果不合佛教本来的意思。最普遍的,如“人生是苦”、“世间&...重要意义。   二、出世:佛法说有世间世间,可是很多人误会了,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,世间就是到了另外什么地方去,这是错了。我们一个人在这个世界,就是了家也是这个世界。成了阿罗汉、菩萨、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答疑|佛教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32221294.html
  • 学佛的根本重在于落实

    力所不逮的。 其次,“福慧双修”有先有后。就世间世间的福慧而言,应是“世间”为先。《大般若经》中认为,如果一个人世间福慧不够,那么世间的福慧更是无法企及的,更无法领略佛法般若的真实意义:“有愚痴人为魔所使,未种善根,福慧薄劣,......自于般若波罗蜜多,不能听闻乃至演说。”故佛教有“修道资粮”一说,因为世间的“福慧”是成就世间“道业”的必要条件与基础。这就提醒我们,如果只是志存“超越”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3275738.html
  • 王守常:近代儒佛关系

    ,末领孔子之化” “甚薄视孔子”。熊、梁两先生早年尽管于佛  教有个人不同的理解,但抑儒崇佛则又大体一致。  梁漱溟早年倾向于世间,但他与一般人厌离世间,远离三界烦恼,寻求解脱之道不同。  因为...人生,而不是弃世的人生。由此,梁漱溟认为  “出世正不外改造生命之义”(参见《梁漱溟全集》七卷p52)唯有如此理解出世妙道,才能  “世间义立,而后乃无疑无怖,不纵浪淫乐,不成狂易,不取自径,戒律百...

    王守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0870698.html
  • 阿耨楼陀造:摄阿毗达摩义论(一)

    这四种名为无色界唯作心。  如是一切十二种,名为无色界善,异熟、唯作心。  、 由于所缘之差别,无色界意有四种。  又依善、异熟、唯作、区别而立十二心。  四、八世间心(注22)  、 (1)须陀洹道心,(2)斯陀含道心,  (3)阿那含道心,(4)阿罗汉道心,  这四种名为世间善心。  (1)须陀洹果心,(2)斯陀含果心,  (3)阿那含果心,(4)阿罗汉果心,  这四种名为世间异熟心。 ...

    阿耨楼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442085.html
  • 《维摩诘经》不二法门思想及其对《坛经》思想的影响(四)

    维摩诘经》的“世间世间不二”思想,进一步发展为“僧、俗不二” 。 《维摩诘经》的核心思想是“不二法门”。所谓“不二” ,就是取消对立,从性空上泯灭一切差别。此经根据不二精神,提出“心净则国土净”和“即烦恼是菩提”的说法,并在此基础上,宣扬了现实净土思想,即“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” , “不断烦恼而入涅槃”的“世间世间不二”解脱法门。  在《维摩诘经·入不二法门品》里,提到关于“世间与...

    释 静 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1963832.html
  • 小乘的禅定和现在的禅宗有什么关系

    即使修禅定成功地往生天界,享受天福,但天福享尽时,还是要堕落人间,随自己以往所作的业因,接受苦恼的果报。因此,以神通为目的的禅仍然是世间法,而佛教追求的是世间法。   第二,非常突出的一点是,佛教从...世间法与世间法的不同来对禅加以区分,把禅分为世间禅、世间禅和世间上上禅等。世间禅指的是凡夫共修的四禅、四空定及四无量心,三者合称“十二门禅”,因修此禅所往生的世间仍在生死流转的世俗世界之内,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4955733.html
  • 《次第禅门》与《清净道论》禅学观点释疑

    妙门、十六特胜等属于世间定,在《次第禅门》中则属于亦世间世间;九想、八念、十想、十遍在《清净道论》是世间定,在《次第禅门》中划为世间定,二者说法是否冲突?  回答:就两本禅法典籍各自的内在理路而言,一、《清净道论》将一切禅观所缘汇整为四十个(即四十业处),再从各个角度分析此四十业处的特性。其中,与“三界内的善心”相应的禅定——“一境性为‘世间定’”;“与圣道相应的一境性为‘世间定’”。...

    释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647482.html
  • 试析般若中观与《维摩诘经》中的双重否定

    时有一层逻辑的递进:先说世间法,然后再说世间法。当讨论的是“生与灭”的问题时,世间法的理解是:“生、灭为二”;然而从世间法的角度却并不这么看,世间法的理解是:法本来无所谓生,所以也就无所谓灭。当你能够从世间法“不生不灭”的角度看问题时,你也就得到了入不二法门的途径。所谓“不二法门”,便是再也没有在它之外而能超出它的法门,所以这一法门也是绝对的、终极的解脱法门。这里在阐述不二法门时,用的就是...

    释青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650855.html